『有人說,生出一個殘障兒,就是遇到一次世界末日,而他,遇到了兩次!』_by 尚路易.傅尼葉。


個家庭連出了兩個多重殘障兒,該說不幸的最大值?還是幸運的最小值? 這樣的真實故事,在《爸爸,我們去哪裡?》,我們見證了生命悲喜的矛盾,也打破了我們面對人生悲劇的窠臼態度。自怨自艾、縮頭烏龜、逃避現實,都只能解救一時的情緒,人生還是要走下去,尤其手上握著是輕如羽毛,重如巨石的父母責任時,只有越過悲苦傷痛,才有機會看見陰影背後的藍天白雲。作者用駝了近半世紀的「與眾不同的父親身分」,卻從沒有聽過孩子喊一次爸爸的悲哀,試圖讓這個沒有任何報酬的投資,透過人生最倒楣的遭遇,得見殘缺生命的最美好價值。



『我們應該如何..』,說起來可能高調,因為真實發生的故事不是在我們身上,我們只是假想題給假想答案。可是真實情況呢?看過《爸爸,我們去哪裡? 》,Q & A比我們所能想的還要更加複雜,而這複雜性竟只是源自於簡單的事情。像是親子問題我們都說要溝通,傅尼葉小孩卻連最簡單的發音就有問題。我們煩惱孩子活潑亂跳,頑皮搗蛋之餘,傅尼葉父子卻盼望能有站起來的奇蹟。有太多的在我們看來不過是芝麻綠豆大的事情,我們覺得理所當然而無法想像之不能的事情,卻是傅尼葉每天要抱著腦袋在燒,「今天過完,明天再重新來過」的輪迴。人有多少的精神與體力去應付簡單到不行,卻複雜到無解的無奈?就像傅尼葉一生追求「與眾不同」的人生準則,對於老天爺一連送給他兩份「與眾不同」的兒子,最後也很坦率的說,『對不起,是我把你們生壞了...。』



既然如此~我們應該會對這樣的家庭,對傅尼葉這樣身分的家長,有了先入為主的概念,不是遺棄孩子,逃避現實,就是死不肯承認孩子的多重障礙問題。是的~看到別人煩惱正常小孩所帶來的教養麻煩,傅尼葉坦承只有心生忌妒、發恨討厭,既然別人已經生下正常小孩,哪還需要上帝的祝福長大,這些奇蹟應該要給這些上帝出品有重大瑕疵的孩子才對吧。抱著這樣的怨氣、痛苦,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(應該說是變老、變得更殘障),他不想記住孩子的生日,因為沒有意義。他也不想孩子的未來,因為沒有期待。日復一日的蹂躪自己的腦袋、心靈的情況下,傅尼葉卻走出來了。


傅尼葉選擇以文字方式,直率地記錄所有親子間的相處,有低潮、有落潮,卻有最純真的童心。他不再用句句刺痛人的矛箭紓解自己諸多鬱卒,而是以正面態度,這正面態度當然也包括憤怒、疑惑、嫉妒情緒的化解,柔軟地嘲解自己、孩子之與眾不同的際遇。「幽默,是對付痛苦最好的武器。」,用微笑停止流淚,用自謔取代自虐。字裡行間填了這麼多自我調侃的幽默,但基本上蘊藏的還是一個無止盡的人生悲傷,雖然遺憾沒有減少,但是變輕了。我們可以藉由作者的另一種表達方式,來相信生命不朽的意義,不只是「正常」與「不正常」的界線,生命傷悲的題材也不再是一味的悲情,他們淡然微笑也能讓讀者深深感動。



四十多年來從不敢在大眾面前談論自己的殘障兒子們,作者藉由這樣的奇妙的文字記錄,了解到他這個「父親身分」放下多少的感情,雖然他的孩子永遠都無法理解,也無法看懂,卻讓世間父母知道自己的幸福在哪裡。他也提出了殘障兒的生存問題之所以那麼讓人欲振乏力,不知該如何解答的原因為何,更因此道出了這些殘障兒的父母值得最大驕傲在哪裡,他們需要更多的掌聲與肯定,鼓勵他們站出來才能沐見陽光。


以我這個哭點很低的人來說,很奇怪的是在閱讀過程中,心只有酸楚,卻不到落淚的程度,是因為文字魔力,把眼淚吸收乾了嗎?我想是我感受到作者的幽默法力,抵銷了這樣悲傷的情境吧。人生有太多遺憾是無奈的,養育子女問題又何其多,相較起來我們所煩惱的親子問題,真的沒那麼難過。







書名:爸爸,我們去哪裡? (Où On Va, Papa?)
作者:尚路易.傅尼葉 (Jean-Louis Fournier)
譯者:黃琪雯
出版社:寶瓶文化
出版日期:2009年08月27日
ISBN:9789866745812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elen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