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卡瑪總有一天會找每個人算帳的...』。_by 潔西卡.布洛迪。


中女生曼蒂森發現相愛男友竟然背叛而甩了她,一口怨憤難消,決定要替天行道,提早代為執行宇宙的平衡力量_「卡瑪」該盡的任務。於是與好友安琪、小玉聯盟成立了「卡瑪俱樂部」。針對她們的前男友的不忠不義,著手數件的懲罰任務。然而當任務一一成功,席捲而來的卻是「卡瑪」力量反擊的大動作。令三個女孩無法招架的是她們的自以為是?還是冒犯了「卡瑪」大神的神聖使命,破壞了整個宇宙平衡應行的軌道?

《如果,這是天意》書中以快節奏的敘事風格,對仗少年少女對於愛情苦澀的青春情事,用相當篇幅情節,探討失戀女孩們如何反擊男友們的花心,藉此恢復突然間被擾亂的生活。穿插了宗教靈修的合諧角度,深刻地討論一個「以牙還牙」的報復主題的合理與否。簡單來說,受到傷害時,該不該也讓對方嚐到苦果的報復?這讓我想到古人的一句俗諺,「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,不是不報,只是時候未到」。是了,前人領悟所謂的對於善、惡行的反擊,都會刻印在時間痕跡裡,在某個我們可能料想不到,或者漸漸遺忘的時刻出現。這執行的時間點不見得當事人看得到,但總有一天它會發生的,春秋左傳所出,「多行不義,必自斃」,天絕對會收他的,闡述也是這道理,惡人總有一天,會為自己的惡行後付出慘痛的代價。但是這股力量並不是你我所能決定的,是冥冥當中的一股力量,或者為作者提到的「Karma」(卡瑪),一個宇宙的制衡力量。有點類似「福即將至,禍已遠離」的輪迴,正向與負向能量存在,在「卡瑪」眼中同等重要。人的角色在扮演逞惡這塊並不中立,不見得把所有的來龍去脈看得更清楚與詳細。說穿了,只是一時的個人恩怨的了結。當你做了一件自以為對的事情或是行為時,是基於被傷害、背叛了,不想讓對方稱心如意,逍遙快活,整個逞惡出發點依舊是私心所致。從另一方的角色觀點而言,不啻是一種惡狀,在「卡瑪」眼中不也是成為偏一邊能量。這是兩人或是少數關係人的恩怨,算不上替天行道,只是狠狠發洩自己被欺騙、出賣等等的不甘不快。


誰才有這個資格去評論何人該當何罪,該受如何的處罰呢?當然,當事人絕對有資格可以批判。可是,如果當「惡」遲遲沒有受到應盡的處罰時,我蠻認同《如果,這是天意》一書中作者潔西卡提到關於「惡」是否該反擊的看法。基本上,「報復」只是對受委曲的自己一種心態平衡上的交代。女孩們透過同病相憐的結盟,在替「卡瑪」遲遲尚未執行的正義過程,學習到選擇報復手段,意味著可以產生滿足的結果,也可能帶來可怕的後果。直到「卡瑪俱樂部」團員一一嚐到卡瑪」反制的力量,讓事情回到其自然該發生的軌道過程裡,女孩們承認自己輕忽了「卡瑪」真正力量的錯誤。


人生嘛~免不了有跌宕起伏與不順。整個故事雖然是描述失戀報復的過程,但是同性間的友誼相持下,始終洋溢著一股青春活力的輕快氣息,沒有死氣沉沉的憂鬱,有時候比異性間愛情的可貴,更讓人感受到「朋友真好」。女孩們從卡瑪筆記裡,把受傷害的委屈力量,轉化為提升自己面對困境、打擊的勵志力量,反而因禍得福,從中得到成長的最佳機會呢。







書名:如果,這是天意(The Karma Club )
作者:潔西卡.布洛迪 (Jessica Brody )
譯者: 鄭淑芬
出版社:八正文化
出版日:2010/11
ISBN:
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elen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